牛震威 06-01

 ----任务5在linux中配置软RAID

RAID概念

RAID (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 ) : 独立冗余磁盘阵列,简称磁盘阵列。
RAID是按照一定的形式和方案组织起来的存储设备,主要用于将多个廉价的小型磁盘驱动器合并成一个磁盘阵列,以提高存储性能和容错功能。

RAID技术的主要功能

通过对磁盘上的数据进行条带化,实现对数据成块存取,减少磁盘的机械寻道时间,提高了数据存取速度。

通过对一阵列中的几块磁盘同时读取,减少了磁盘的机械寻道时间,提高了数据存取速度。

通过镜像或者存储奇偶校验信息的方式,实现了对数据的冗余保护。

RAID分类

软RAID :通过软件实现多块硬盘冗余的。

硬RAID :通过RAID卡来实现RAID。

RAID的数据组织方式

分块:将一个分区分成多个大小相等、地址相邻的块,这些称为分块。它是组成条带的元素。

条带同一磁盘阵列中的多个磁盘驱动器上的相同“位置”( 或者说是相同编号)的分块。

RAID的级别

RAID0
RAID1
RAID5
RAID10

RAID 0技术把多块物理硬盘设备(至少两块)通过硬件或软件的方式串联在一起,组成一个大的卷组 ,并将数据依次写入到各个物理硬盘中。 这样一来,在最理想的状态下 ,硬盘设备的读写性能会提升数倍,但是若任意一块硬盘发生故障 ,将导致整个系统的数据都受到破坏。本例中, disk1和disk2硬盘设备会分别保存数据资料,最终实现分开写入、读取的效果。

RAID0的特性

优点: I/O负载平均分配到所有的驱动器。所有驱动器可以同时读写,性能是所有RAID级别中最高的,所以磁盘利用率最高。设计、使用和配置简单。

缺点:数据无冗余,-旦阵列中有一个驱动器故障,其中的数据将丢失。
应用范围:视频生成和编辑、图像编辑等对传输带宽需求较大的应用领域。

RAID1

将两块以上的硬盘设备进行绑定,在写入数据时,是将数据同时写入到多块硬盘设备上(可以将其视为数据的镜像或备份)。当其中某一块硬盘发生故障后,一般会立即自动以热交换的方式来恢复数据的正常使用。

RAID1的特性

优点: RAID 1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百分之百的备份,提供最高的数据安全保障。设计、使用和配置简单。

缺点:磁盘空间利用率低,存储成本高。磁盘写性能提升不大。

应用范围:可应用于金融、保险、证券、财务等对数据的可用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

RAID5技术是把硬盘设备的数据奇偶校验信息保存到其他硬盘设备中。RAID 5磁盘阵列组中数据的奇偶校验信息并不是单独保存到某一块硬盘设备中 ,而是存储到除自身以外的其他每一块硬盘设备上,这样的好处是其中任何一-设备损坏后不至于出现致命缺陷。

RAID5的特性

优点:高可用性。磁盘利用率高。随机读写性能高,校验信息分布存储于各个磁盘,避免单个校验盘的写操作瓶颈。

缺点:异或校验影响存储性能。硬盘重建过程较为复杂。

应用范围:适合用于文件服务器、E-mail服务器、 WEB服务器等输入/输出密集、读/写比率较高的应用环境。

RAID 10技术是RAID 1+RAID 0技术的一一个“组合体”,RAID 10技术需要至少4块硬盘来组建,其中先分别两两制作成RAID 1磁盘阵列,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然后再对两个RAID 1磁盘阵列实施RAID 0技术,进一步提高硬盘设备的读写速度。由于RAID 10技术继承了RAID 0的高读写速度和RAID 1的数据安全性,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RAID 10的性能都超过了RAID 5,因此当前成为广泛使用的一-种存储技术。
RAID10的特性

优点:高读取速度。高写入速度,写开销较小。特定情况下,可以允许N/2个硬盘同时损坏。

缺点:磁盘利用率低,只有1/2的硬盘利用率,至少需要4块磁盘。

应用范围:数据量大,安全性要求高的环境,如银行、金融等领域。


----一创建和挂载RAID设备

命令作用   mdadm是用于创建、管理、监控RAID设备的工具

命令格式    mdadm [模式选项] [设备名] [子选项.]. [组件设备名..]

        选项                           功能

       -a{yes I no}       自动为其创建设备名称

       -f      模拟设备损坏

       -n       指定设备数量
         -r      移除设备
       -l       指定RAID级别
       -X    指定热备份分区
       -C     创建RAID阵列
       -D    查看详细信息
       -V     显示过程
       -S      停止RAID磁盘阵列

通过mdadm创建RAID

1.添加硬盘

添加4块10G的硬盘,使用命令Isblk查看新增的硬盘信息。

2、创建RAID5

本项目中使用sdb、sdc、 sdd、sde块硬盘0建RAID5 +热备盘,RAID名称为/dev/md0 ,命令如下: mdadm -C /dev/md0 -n3 -I 50x 1 /dev/sd{b,c,d,e}

3.查看RAID5信息

使用命令 mdadm -D /dev/md0 0看RAID的信息。

4.RAID格式化
使用命令mkfs.xfs /dev/md0格式化RAID.

5.RAID挂载
mkdir /medi a/ mdo

mount /dev/md0 1 medi a/md0df -h

来自:暂无章节名称
牛震威 06-01

 -----任务4磁盘配额管理

磁盘配额概念

磁盘配额( Quota )

Linux是一个多用户的操作系统,在生产环境中,会发生多个用户共同使用一个磁盘的情况,会造成Linux根分区的磁盘空间耗尽,导致Linux系统无法建立新的文件,从而出现服务程序崩溃、系统无法启动等故障现象。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解决方法就是, 通过磁盘配额( Disk Quota )对用户在指定文件系统中使用磁盘空间、文件数量进行限制,防止用户占用大量的磁盘空间,从而保持系统存储空间可以稳定使用。

  限制条件

磁盘配额的对象:磁盘分区,并且要求Linux内核支持磁盘配额技术

磁盘配额限制只能针对分区,而不能针对某个目录,换句话说,磁盘配额仅能针对文件系统进行限制。举个例子,如果你的/dev/sdb1是挂载在

/mnt/sdb1底下,那么,在/mnt/sdb1下的所有目录都会受到磁盘配额的限制;

磁盘配额只对一般用户有效,对管理员( root )来说是没有任何作用限制的

用户配额和组配额

用户配额是指针对用户个人的配额,而组配额是指针对整个用户组的配额。

磁盘容量限制和文件个数限制

block数量:用于限制用户可用的磁盘存储容量

inode数量:用于限制用户可以创建文件或上传文件的数量


软限制和硬限制

soft (软限制) : 最低限制容量,可以被超过,但会有警告信息,超过的部分会保存到宽限时期到期。一般是硬限制的80%。

hard (硬限制) : 绝对不能被超过限制。达到hard时,系统会禁止继续增加新的文件。

宽限时间

如果用户的空间占用数处于软限制和硬限制之间, 那么系统会在用户登录时警告用户磁盘将满,但是这个警告不会一直进行,而是有时间限制的,这个时间就是宽限时间,默认是7天。当宽限时间到期,系统将自动清除。

前提条件

内核必须支持磁盘配额。Centos 7.x版本的Linux默认支持磁盘配额,不需要做任何修改;

系统中必须安装了Quota工具;

要支持磁盘配额的分区必须开启磁盘配额功能。

----部署磁盘配额

案例

为防止磁盘空间耗尽,需限制user1用户,在/dev/sdb1分区的磁盘使用量的软限制为100M ,硬限制为120M。并实验效果。

部署磁盘配额的流程

1、实验环境

实验环境: Vmware Workstation Pro 12

系统平台: CentOS Linux release 7.3.1611 (Core)安装磁盘配额的软件工具( quota ) : rpm -q quota。

2、新建磁盘分区

格式化磁盘并以支持配额功能的方式挂载文件系统

mkfs.xfs /dev/sdb1

mkdir /mnt/sdb1

mount

-0 usrquota,grpquota

/dev/sdb1 /mnt/sdb1

mountI grep sdb1

4、开机自动启动配额

[root@localhost ~]# vim /etc/fstab

最后一行增加挂载信息:

/dev/sdb1 /mnt/sdb1xfsdefaults,usrquota,grpquota0保存退出。

5、修改目录权限,创建用户,并设置用户的磁盘配额的值

[root@localhost ~]# chmod 777 /mnt/sdb1

[root@localhost ~]# useradd user1

[root@localhost ~]# xfs_ quota -X -C report /mnt/sdb1

6.为user用户设置配额
 xfs_ quota -X -c limit bsoft=100M bhard=120M user1' /mnt/sdb1
 xfs_ quota -X -C 'report /mnt/sdb1

7、测试,设置配额后的效果

8.实验完成,恢复初始系统
vim /etc/fstab

umount

/dev/sdb1 /mnt/sdb1

reboot


来自:暂无章节名称
鲁梦迪 05-31

 

学习情景二 项目七 任务1:配置网络服务

systemctl命令

systemctl命令的作用

Linuxsystemctl命令主要是一个systemd 工具,负责控制systemd系统和服务管理器。

systemctl 命令参数

系统管理:

Reboot  重启系统

Poweroff  切断电源

Halt  CPU停止工作

Suspend  暂停系统

Hibermate系统处 于冬眠状态

hybrid-sleep系统处于 交互式冬眠状态

系统资源管理:

list-units列出 正在运行的Unit

 list-units --all列出所有Unit

 list-units --all --stat- inactive 列出所有没有运行的Unit

 list-units failed 列出所 有加载失败的Unit

 list-units -type service列出所有正在运行的、类型为service Unitstatus查看系统状态和单个Unit 的状态

sysystemctl status bluctooth.service显示单个Unit 的状态

start apache.service立即启动一个服务

stop apache.service立即停 止一个服务

restart apache.service重启一个服 务

kill apache.service杀死一一个服务的所有子进程

reload apache.service重新加载一个服务的配置文件

daemon-reload重载所有修改过的配置文件

how httpd.service显示某个Unit 的所有底层参数

show -p CPUShares httpd.service 显示某个Unit 的指定属性的值set-property httpd.service CPUShares= 500设置某个Unit 的指定属性

使用VMwareNAT或仅主机式,那么网络中的虚拟机可以通过DHCP自动IP地址,但在真实中,为所有的服务器配置IP地址,通过一个IP地能到一个服务器。

设置主机名和网络模式

Linux主机要与网络中其他主机进行通信,首先要进行正确的网络配置。网络配置通常包括主机名、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等

检查并设置网络处于连接状态

单击桌面右上角的按钮,单击Connect,设置网络处于连接状态

三种形式的主机名

静态的(static):静态主机名也称为内核主机名,是系统在启动时从/etc/hostname自动初始化的主机名

瞬态的(transient):瞬态主机名是在系统运行时临时分配的主机名,由内核管理。例如,通过DHCPDNS服务器分配的localhost就是这种形式的主机名

灵活的(pretty):灵活主机名是UTF8格式的自由主机名,以展示给终端用户

CentOS7中的主机名配置文件为/etc/hostname,可以在配置文件中直接更改主机名

使用nmtui修改主机名   nmtui

使用NetworkManagernmtui接口修改了静态主机名后(/etc/hostname文件),不会通知hostnamectl。要想强制让hostnamectl知道静态主机名已经被修改,需要重启hostnamed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systemd-hostnamed

使用hostnamectl修改主机名

查看主机名     hostnamectl status

设置新的主机名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my.smile.com

查看主机名    hostnamectl status

使用NetworkManager命令行接口nmcli修改主机名

nmcli可以修改/etc/hostname中的静态主机名

查看主机名    nmcli general hostname

设置新主机名  nmcli general hostname localhost

nmcli general hostname

重启hostnamed服务让hostnamectl知道静态主机名已经被修改   systemctl restart systemd-hostnamed

Vmware网络配置

Vmware提供了虚拟网络功能,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网络环境部署。在Vmware主界面菜单栏中点击【编辑】-【虚拟网络配置】,可以查看网络配置

Vmware有三种网络模式:桥接模式、NAT模式、仅主机模式

模式更改

Vmware中,桥接、NAT和仅主机三种模式是共存的,但一台虚拟机只能使用一种模式。用户在Vmware菜单中执行【虚拟机】-【设置】,在弹出的虚拟机设置对话框中选择【网络适配器】查看或更改网络模式

配置网络

输入ifconfig命令查看网卡

可知,目前系统有三个网卡

ens33用于访问外部网络,默认情况下关闭

lo网卡用实现本机内部访问,IP地址为127.0.0.1(本机回送地址)

virbr0是一个虚拟的网络连接端口

使用VmwareNAT或仅主机式,网络中的虚拟机可以通过DHCP自动IP地址,但在现实中,为所有的服务器配置IP地,通过一个IP地到一个服务器

方法一:使用系统菜单配置网络

Linux系统上配置服务之前,必须先保证主机之间能够顺畅的通信

可以单击桌面右上角的网络连接图标,打开网络配置界面,一步步完成网络信息的配置。

点击有线连接设置   ON激活链接、单击齿轮进行配置  配置有线链接

设置完成后,单击Apply按钮应用配置回到网络配置界面,注意网络连接应该设置在ON状态,如果在OFF状态,请进行修改,有时需要重启系统配置才能生效

方法二:通过网卡配置文件配置网络

CentOS7中,网卡配置文件的前缀则以ifcfg开始,如ifcfg-ens33

名称为ifcfg-ens33的网卡设备,将其配置为开机自启动,并且IP地址、子网、网关等信息由人工指定,其步骤如下

1切换到/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录中(存放着网卡的配置文件)

2使用VIM编辑器修改网卡文件ifcfg-ens33,逐项写入下面的配置参数并保存退出

设备类型:TYPE=Ethernet   地址分配模式:BOOTPROTO=static   网卡名称:NAME=ens33  是否启动:ONBOOT=yes

IP地址:IPADDR=192.168.1.100   子网掩码:NETMASK=255.255.255.0  网关地址:GATEWAY=192.168.1.1 DNS地址:DNS1=192.168.1.1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vim ifcfg-ens33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ping 192.168.1.1

方法三:使用图形界面配置网络

使用图形界面配置网络是方便简单的一种网络配置方式

nmtui

选中Edit a connection 并按下Enter

选中要编辑的网卡名称,然后按下Edit(编辑)按钮

把网络IPv4的配置方式改为Manual(手动)

按下Show(显示)按钮,显示信息配置框,在服务器主机的网络配置信息中IP地址192.168.1.100/24等信息,单击OK按钮

back按钮回到nmtui图形界面初始状态,选中Activate a connection选项的链接ens33,前边有*标志

访问测试

物理机ping虚拟机  虚拟机ping物理机 虚拟机ping外网

来自:暂无章节名称
王龙飞 05-31

LVM逻辑卷管理--LVM基本概念

传统磁盘管理方法绝大多数都是使用MBR先对一个硬盘进行分区,然后将该分区进行文件系统的格式化

Linux系统:如果要使用该分区就将其挂载上去即可

Windows系统:自动将所有的分区挂载好,然后我们都可以对该分区进行使用了

传统磁盘管理的缺点

无法进行分区扩充,容易导致文件系统崩溃,不适用生产环境下的服务器,强制卸载磁盘分区,分区转移时耗长

不能进行动态磁盘管理

LVM是逻辑卷管理的简称,是Linux环境下对磁盘分区进行管理的一种机制,LVM是建立在硬盘和分区之上的一个抽象的逻辑层,来提高磁盘分区管理的灵活性

LVM的优势:动态在线扩容,离线裁剪,设备合并

逻辑卷的基本概念

物理卷PV:物理卷是底层真正提供容量,存放数据的设备,它可以是整个物理硬盘,也可以是硬盘分区或者RAID设备

卷组VG:卷组建立在物理卷之上,由一个或多个物理卷组成,即把物理卷整合起来提供容量分配

逻辑卷LV:逻辑卷建立在卷组之上,它是从卷组中切出的一块空间。它是最终用户使用的逻辑设备。逻辑卷创建之后大小可以伸缩。我们可以把卷组理解为由多个物理卷整合的一块逻辑硬盘,逻辑卷就是由卷组分割的一块分区,逻辑卷可以格式化和写入数据,并且大小可以改变

逻辑卷的基本概念

物理扩展:每一个物理卷,都被划分为被称为PE的基本单元,PE是能被LVM寻址的最小单元。PE大小可以指定,默认是4MB

逻辑扩展:每一个逻辑卷,也被划分为被称为LE的可被寻址的基本单元,在同一个卷组中,LE的大小和PE是相同的,并且一一对应

建立LVM流程

把物理硬盘分为分区,当然也可以是整块物理硬盘

把物理分区建立为物理卷PV,也可以直接把整块硬盘都建立为物理卷

把物理卷整合为卷组VG。卷组就已经可以动态调整大小了,可以把物理分区加入卷组,也可以吧物理分区从卷组中删除

把卷组再划分为逻辑卷LV,当然逻辑卷也是可以直接调整大小的,最后格式化和卸载

LVM逻辑卷管理--创建逻辑卷

添加两块硬盘,大小为2G     lsblk

使用命令pvcreate /dev/sdb创建逻辑卷,并使用命令pvscan查看物理卷简要信息

使用vgcreate命令创建卷组vg01,并把/dev/sdb物理卷添加到卷组中     vgcreate vg01 /dev/sdb       pvscan       vgdisplay

使用lvcreate命令创建逻辑卷lv01,参数-L表示以容量为标准,创建大小为400M的逻辑卷,-n后为逻辑卷的名称lv01      lvcreate -L 400M -n lv01 vg01

使用-l参数表示以PE为单位(默认每个单元为4M),lv02逻辑卷设定为100个单元,即也为400M的逻辑卷     lvcreate -l 100 -n lv02 vg01

创建完毕后,使用lvdisplay命令查看逻辑卷的详细信息

使用EXT4与XFS文件系统分别格式化逻辑卷lv01和lv02

mkfs.ext4 /dev/vg01/lv01        mkfs.xfs /dev/vg01/lv02

在/mnt目录下创建两个挂载点lv01和lv02,然后将设备信息添加到/etc/fstab文件中

mkdir /mnt/lv01    mkdir /mnt/lv02

echo "/dev/vg01/lv01 /mnt/lv01 ext4 defaults 0 0">> /etc/fstab

echo "/dev/vg01/lv02 /mnt/lv02 xfs defaults 0 0">> /etc/fstab

mount -a      df-Th

完成后,尝试向逻辑卷存储数据,如果逻辑卷的存储空间在发生变化,则说明创建的逻辑卷成功

cp -rf /etc /mnt/lv01/etc1    cp -rf /etc /mnt/lv02/etc1   df -Th

LVM逻辑卷管理--LVM容量动态调整

当卷组的容量全部或部分分配给逻辑卷后,若还有扩容逻辑卷的需求,可以为卷组扩容

这时,需要首先查看需要扩容的逻辑卷所属的卷组。例如,lv01属于vg01卷组,再查看卷组空间空余量,vg01卷组的可用量为1.21G   lvs   vgs

扩容卷组容量:创建一块物理卷/dev/sdc,并将其加入到vg01卷组

pvcreate /dev/sdc     vgextend vg01 /dev/sdc    pvs

逻辑卷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弹性调节容量,逻辑卷存储空间不足时,就需要扩容。   lvs   df -Th | grep vg01

对lv01逻辑卷进行扩容,设定扩容到801M,实际却扩容到804M,这是因为PE大小为4M,801M需要占有201个单元

lvestend -L 801M /dev/vg01/lv01

通过lvextend命令对lv02逻辑卷进行扩容,要求对其增加400M容量   lvestend -L +400M /dev/vg01/lv02     df -Th | grep vg01

类比  逻辑卷--一间教室  文件系统--桌椅  数据--学生

不同的文件系统需要使用不同的扩容方式,lv01逻辑卷的文件系统是EXT4,需要使用resize2fs命令进行扩容;lv02逻辑卷的文件系统是XFS,使用xfs_growfs命令进行扩容

resize2fs /dev/vg01/lv01     xfs_growfs /dev/vg01/lv02

再次查看逻辑卷,发现已经扩容成功   df -Th

删除的顺序与创建的顺序相反,先删除逻辑卷、再删除卷组、最后删除物理卷。删除之前需要先卸载并删除/etc/fstab配置文件中的相关信息

umount /dev/vg01/lv01    umount /dev/vg01/lv02    vim /etc/fstab

依次删除逻辑卷、卷组和物理卷     lvremove /dev/vg01/lv01    lvremove /dev/vg01/lv02

vgremove vg01       pvremove /dev/sdb    pvremove /dev/sdc     lsblk | grep sd[bc]


来自:暂无章节名称
王龙飞 05-31

配置网络服务--设置主机名和网络模式

Linux主机要与网络中其他主机进行通信,首先要进行正确的网络配置。网络配置通常包括主机名、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等

检查并设置网络处于连接状态

单击桌面右上角的按钮,单击Connect,设置网络处于连接状态

三种形式的主机名

静态的(static):静态主机名也称为内核主机名,是系统在启动时从/etc/hostname自动初始化的主机名

瞬态的(transient):瞬态主机名是在系统运行时临时分配的主机名,由内核管理。例如,通过DHCP或DNS服务器分配的localhost就是这种形式的主机名

灵活的(pretty):灵活主机名是UTF8格式的自由主机名,以展示给终端用户

CentOS7中的主机名配置文件为/etc/hostname,可以在配置文件中直接更改主机名

使用nmtui修改主机名   nmtui

使用NetworkManager的nmtui接口修改了静态主机名后(/etc/hostname文件),不会通知hostnamectl。要想强制让hostnamectl知道静态主机名已经被修改,需要重启hostnamed服务

systemctl restart systemd-hostnamed

使用hostnamectl修改主机名

查看主机名     hostnamectl status

设置新的主机名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my.smile.com

查看主机名    hostnamectl status

使用NetworkManager命令行接口nmcli修改主机名

nmcli可以修改/etc/hostname中的静态主机名

查看主机名    nmcli general hostname

设置新主机名  nmcli general hostname localhost

nmcli general hostname

重启hostnamed服务让hostnamectl知道静态主机名已经被修改   systemctl restart systemd-hostnamed

Vmware网络配置

Vmware提供了虚拟网络功能,可以很方便的进行网络环境部署。在Vmware主界面菜单栏中点击【编辑】-【虚拟网络配置】,可以查看网络配置

Vmware有三种网络模式:桥接模式、NAT模式、仅主机模式

模式更改

在Vmware中,桥接、NAT和仅主机三种模式是共存的,但一台虚拟机只能使用一种模式。用户在Vmware菜单中执行【虚拟机】-【设置】,在弹出的虚拟机设置对话框中选择【网络适配器】查看或更改网络模式

配置网络服务--配置网络

输入ifconfig命令查看网卡

可知,目前系统有三个网卡

ens33用于访问外部网络,默认情况下关闭

lo网卡用实现本机内部访问,IP地址为127.0.0.1(本机回送地址)

virbr0是一个虚拟的网络连接端口

使用Vmware的NAT或仅主机式,网络中的虚拟机可以通过DHCP自动IP地址,但在现实中,为所有的服务器配置IP地,通过一个IP地到一个服务器

方法一:使用系统菜单配置网络

在Linux系统上配置服务之前,必须先保证主机之间能够顺畅的通信

可以单击桌面右上角的网络连接图标,打开网络配置界面,一步步完成网络信息的配置。

点击有线连接设置   ON激活链接、单击齿轮进行配置  配置有线链接

设置完成后,单击Apply按钮应用配置回到网络配置界面,注意网络连接应该设置在ON状态,如果在OFF状态,请进行修改,有时需要重启系统配置才能生效

方法二:通过网卡配置文件配置网络

在CentOS7中,网卡配置文件的前缀则以ifcfg开始,如ifcfg-ens33

名称为ifcfg-ens33的网卡设备,将其配置为开机自启动,并且IP地址、子网、网关等信息由人工指定,其步骤如下

1切换到/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录中(存放着网卡的配置文件)

2使用VIM编辑器修改网卡文件ifcfg-ens33,逐项写入下面的配置参数并保存退出

设备类型:TYPE=Ethernet   地址分配模式:BOOTPROTO=static   网卡名称:NAME=ens33  是否启动:ONBOOT=yes

IP地址:IPADDR=192.168.1.100   子网掩码:NETMASK=255.255.255.0  网关地址:GATEWAY=192.168.1.1 DNS地址:DNS1=192.168.1.1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vim ifcfg-ens33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ping 192.168.1.1

方法三:使用图形界面配置网络

使用图形界面配置网络是方便简单的一种网络配置方式

nmtui

选中Edit a connection 并按下Enter键

选中要编辑的网卡名称,然后按下Edit(编辑)按钮

把网络IPv4的配置方式改为Manual(手动)

按下Show(显示)按钮,显示信息配置框,在服务器主机的网络配置信息中IP地址192.168.1.100/24等信息,单击OK按钮

按back按钮回到nmtui图形界面初始状态,选中Activate a connection选项的链接ens33,前边有*标志

访问测试

物理机ping虚拟机  虚拟机ping物理机 虚拟机ping外网


来自:暂无章节名称
张焜豪 05-31

systemctl命令

一、systemctl 命令的作用

limux的systemctl命令主要是-个systemd工具,负责控制systemd系统和服务管理器。

二、systemctl 命令的语法

systemctl 命令

三、systemctl 命令参数

系统管理:

Reboot 重启系统

Poweroff切断 电源

Halt CPU停止工作

Suspend 暂停系统

Hibemate系统处 于冬眠状态

hybrid-sleep系统处于 交互式冬眠状态

系统资源管理:

list-units列出 正在运行的Unit

list-units --all列出所有Unit

list-units --all --state inactive 列出所有没有运行的Unit list-units -failed列出所有 加载失败的Unit

list-units --type service 列出所有正在运行的、类型为service 的Unit status 查看系统状态和单个Unit 的状态

sysystenctl status bluetooth.service显示单个Unit 的状态

系统信息命令-systemctl命令

start apache. service 立即启动一个服务

stop pachesevice立即停止- 个服务

restart apacheservice重启一个服务

kill apache.service杀死-个服 务的所有子进程

reload apache service重新加载一- 个服务的配置文件

dacmon-reload重载所有修改过的配置文件

how htpdservice显示某个Unit 的所有底层参数

show pCPUShares htpsevice显示某个Unit 的指定属性的值segyrpety mpisevice CPUShares -s00设置某个Unit 的指定属性

四、systemctl 命令实例

1.显示主机基本信息。

# systemctl list-unit-files

系统信息命令. systemctl 命令

2.检查crond.service单元是否启用# systemctl is-enabled crond. service

enabled

3.启动、重启、停止、重载、查看httpd.service 服务#

模式更改

在Vmware中,桥接、NAT和仅主机三种模式是共存的,但一台虚拟机只能使用一种模式。用户在Vmware菜单中执行【虚拟机】-【设置】,在弹出的虚拟机设置对话框中选择【网络适配器】查看或更改网络模式

配置网络服务--配置网络

输入ifconfig命令查看网卡

可知,目前系统有三个网卡

ens33用于访问外部网络,默认情况下关闭

lo网卡用实现本机内部访问,IP地址为127.0.0.1(本机回送地址)

virbr0是一个虚拟的网络连接端口

使用Vmware的NAT或仅主机式,网络中的虚拟机可以通过DHCP自动IP地址,但在现实中,为所有的服务器配置IP地,通过一个IP地到一个服务器

方法一:使用系统菜单配置网络

在Linux系统上配置服务之前,必须先保证主机之间能够顺畅的通信

可以单击桌面右上角的网络连接图标,打开网络配置界面,一步步完成网络信息的配置。

点击有线连接设置   ON激活链接、单击齿轮进行配置  配置有线链接

设置完成后,单击Apply按钮应用配置回到网络配置界面,注意网络连接应该设置在ON状态,如果在OFF状态,请进行修改,有时需要重启系统配置才能生效

方法二:通过网卡配置文件配置网络

在CentOS7中,网卡配置文件的前缀则以ifcfg开始,如ifcfg-ens33

名称为ifcfg-ens33的网卡设备,将其配置为开机自启动,并且IP地址、子网、网关等信息由人工指定,其步骤如下

1切换到/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录中(存放着网卡的配置文件)

2使用VIM编辑器修改网卡文件ifcfg-ens33,逐项写入下面的配置参数并保存退出

设备类型:TYPE=Ethernet   地址分配模式:BOOTPROTO=static   网卡名称:NAME=ens33  是否启动:ONBOOT=yes

IP地址:IPADDR=192.168.1.100   子网掩码:NETMASK=255.255.255.0  网关地址:GATEWAY=192.168.1.1 DNS地址:DNS1=192.168.1.1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vim ifcfg-ens33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       ping 192.168.1.1

方法三:使用图形界面配置网络

使用图形界面配置网络是方便简单的一种网络配置方式

nmtui

选中Edit a connection 并按下Enter键

选中要编辑的网卡名称,然后按下Edit(编辑)按钮

把网络IPv4的配置方式改为Manual(手动)

按下Show(显示)按钮,显示信息配置框,在服务器主机的网络配置信息中IP地址192.168.1.100/24等信息,单击OK按钮

按back按钮回到nmtui图形界面初始状态,选中Activate a connection选项的链接ens33,前边有*标志

访问测试

物理机ping虚拟机  虚拟机ping物理机 虚拟机ping外网


来自:暂无章节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