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嘉怡 12-10
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来自:暂无章节名称
许嘉怡 12-10
有耐磨性能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可以使用普通水泥和高强度等级矿渣水泥,但不宜使用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
来自:暂无章节名称
许嘉怡 12-10
水玻璃耐酸材料使用时的一般规定为: 1)施工环境温度应在10℃以上,施工及养护期间,严禁与水或水蒸气直接接触,并防止烈日暴晒; 2)严禁直接铺设在水泥砂浆或普通混凝土的基层上; 3)施工后经过养护或酸化处理后方可使用; 4)水玻璃耐酸材料能够适用于大多数各种浓度酸类腐蚀的场合,但是不耐氢氟酸及氢氧化钠的腐蚀;当环境温度高度300℃时,不耐磷酸的腐蚀。
来自:暂无章节名称
许嘉怡 12-10
国产水泥的初凝时间多为1-3h,终凝时间为5-8h。 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 普通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
来自:暂无章节名称
李博 12-10
3单 根据粗集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值(坍落度或维伯科度选一)选择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一般可根据施工单位所用材料的经验选定。如果经验不足,可查相关的表(P993-23) 4计算单位用量m.. m..=m. W 并用耐久性要求校核单位用灰量。5)选定砂率 根据粗骨料品种、最大粒径和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确定砂率。-般可根据施工 单位所用材料的使用经验选定,如果经验不足,可查表(P1003-24) 6)计算粗、细集料单位用量(mco、m) 有质量法或体积法两种方法确定,详细见书P100-101 2、试拌调整提出基准配合比 1)试拌 (1)试拌的材料要求试配混凝土所用各种原材料,要与实际工程使用的材料相同。 粗、细集料的称量均以干燥状态为基准。如果不是用干燥集料配制,称料时应在用水量中扣除集料中超过的含水量值集料称量也应相应增加。但在以后试配调整时配合比仍应取原计算值,不计该项增减数值。 (2)搅拌方法和拌和物数量 混凝土搅拌方法,应尽量与生产时使用方法相同。试拌时,每盘混凝土的数量 一般应不少于(P1013-26)建议值。采用机械搅拌时,拌量应不小于搅拌机额定搅拌量的1/4。 2)校核工作性,调整配合比 3、检验强度、确定实验室配合比 1)制作试件、检验强度2)确定实验室配合比 (1)根据强度检验结果修正配合比 (2)根据实测拌合物湿表观密度修正配合比 4、施工配合比换算 实验室最后确定配合比,是按绝干状态集料计算的。而施工现场砂、石材料为露天堆放,都含有一定的含水率。因此,施工现场应根据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率的变化,将实验室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例题(略,见书PI03~P111) 混凝土外加剂 为了使混凝土达到吸水率、延长和缩短凝结时间、增强强度等指标需要参加另一种材料,这种材料就是外加剂。外加剂掺加比例一般在根据要求的目的不同而不同。这种材料掺量不大 于水泥质量的5%(特殊情况除外)。
来自:暂无章节名称
李博 12-10
抗压强度为最高,所以混凝土主要用来抗压。混凝土受压破坏主要发生在水泥石与骨料的界面上。混凝土受荷载之前,粗骨料与水泥石界面上实际已存在细小裂缝。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要有:水泥强度和水灰比、龄期、养护温度和湿度、 施工质量 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有;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采用干硬性混凝拌合物 采用湿热处理(蒸汽养护和蒸压养护)、改进施TT艺、加强搅拌和振捣(采用泥凝土拌合用水磁化、混凝土裹石搅拌法等新技术)、加入外加剂(如加入减水剂和早强剂等)。 变形性质:包括化学收缩、干湿变形、温度变形、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变形。混凝土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徐变是指混凝土在持续荷载作用下,随时间增长的变形称为徐变。徐变变形,初期增长较快,然后逐渐减慢,一般持续2~3年才逐渐趋于稳定。 普通水泥泥凝土的组成; 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并抑制水泥的收缩;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粗细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间的空隙。水泥浆体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硬化后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强的整体。除此以外,还有少量的有害杂质,这些有害杂质妨碍水泥水化,或能降低集料与水泥石粘附性,以及能与水泥水化后产物产生不良化学反应。 级配:优质的混凝土用砂希望具有高的密度和小的比面,这样才能达到既保证新拌混凝土有适宜的工作性和硬化后混凝土有一定的强度、耐久性;同时又达到节约水泥的目的。 细度模数:砂的粗细程度,用细度模数表示。 粗纱:3.7-3.1 中砂:3.0-2.3 细砂:2.2-1.6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步骤): 1、初步配合比的计算 1)确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 fo=f+1.6450 f--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既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Mpa)标准差(强度小于C20时标准差为4.0;强度C20~C35时,标准差为5.0: 强度大于C35时,标准差为6.0) 2)计算水灰比(W/C) 么 Af C fa.+ABf A,B--混凝土强度回归系数,根据使用的水泥和粗、细集料经过实验得出的 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确定,若无上述实验统计资料时,可查表。 f水泥的实际强度
来自:暂无章节名称